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孙良玉
保健品营销陷阱重重,如今已不是新鲜事。虽然各种骗购伎俩频被曝光,但各路营销人员还会使出浑身解数,将所谓“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推销给老年人,我们身边这种营销陷阱亦在频频上演。
近日,青岛一名老人被一家保健品营销公司套走约10万元,其感觉被骗留下一封遗书之后轻生。这个悲剧让人痛心,而老年人在保健品上过度消费的现象更值得深思。
那么,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各类保健品营销骗局有哪些呢?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让老年人上当受骗呢?针对相关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案例:
掉入免费陷阱老太花三千元购买假蜂胶
谈起婆婆购买保健品被骗的经历,德城区的张女士有一肚子苦水。
因为她和丈夫都上班,平日里都是婆婆买菜做饭。去年9月,张女士发现婆婆经常带回家一些洗衣粉、鸡蛋、护手霜之类的小东西。后来她发现,婆婆经常与一些老年人到附近一家活动中心听免费健康讲座,组织方工作人员会发放一些小礼品。
过了一段时间,张女士发现婆婆花3000多元买回家6盒印有“蜂胶”字样的保健品。张女士发现,这些产品“表里不一”,包装盒上连正规的保健食品标识都没有,批准文号也不属实。
张女士愈发感觉这钱花得冤枉,让婆婆退货未果后自己找到商家“评理”,最终商家退还了购物款。
购物返现引诱老人花近五千元买保健被
去年4月,5名自称某公司的销售人员,在德城区某社区租了一个场地举办促销活动。
第一天,40多人购买了30元一块的香皂,之后销售人员将钱返还;第二天,50多人购买了100元一盒的雪花膏,之后销售人员将钱返还;第三天,30多人购买了价值300元的数码按摩仪,销售人员继续将钱返还。
但第四天,5名老人购买了价值2999元的化妆品,这次销售人员并没有将钱返还。一名老人拿着购买的化妆品送给女儿,女儿一看就知道母亲被骗了,于是急忙到派出所报了警。
民警赶到现场,发现又有15名老人购买了价值4890元的羊驼绒被和保健被,民警立即叫停活动,并将5名销售人员带回派出所了解情况。事后,民警收回20名老人购买的物品,并将9万元被骗现金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