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食品安全 | 聊聊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的那些事儿 春花烂漫四月天,又到了进补养生的时节,各种营养、健康、美味的食品当之首选,就有不少人开始购买各种煲汤食材,或是购买各种保健食品,希望通过这些所谓的进补食品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但是,在选购保健食品的时候,是否留意过,部分保健食品存在严重夸大产品功效或作为药品宣传的违法行为,也存在大量其他产品假冒保健食品现象。尤其可能一些产品还存在非法添加西药的情况,如减肥类、降糖类、降血压类、增强免疫力类等,这些都会对消费者带来许多风险隐患。连续几年的315都曝光了部分保健品推销公司向老年人销售保健品的问题和内幕。为明明白白消费,为家人身体健康。那今天就聊聊保健食品的选购和可能非法添加的学问,精彩等着你,小编还会支你几招。 ![]() 2015年8月,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发布通告称,近50家企业涉嫌在69种保健酒、配制酒中违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称“伟哥”的药品成分)等化学物质。 2016年5月,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保健食品等三类食品非法添加非法声称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点重点检验保健食品、配制酒、玛咖制品中非法添加药物的行为(如:西布曲明、麻黄碱酚酞、西地那非、他达那非、盐酸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盐酸吡格列酮、盐酸苯乙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洛伐他汀、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等指标)。 2016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警惕部分食品中违法添加“盐酸西布曲明”和“酚酞” 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表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现有减肥类产品添加“盐酸西布曲明”和“酚酞”的违法行为,并对该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2017年1月,上海幸福9号保健食品骗局事件的曝光,可见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同时对保健食品的生产厂家、产品质量以及产品价格等更需要严格审查,确保流入市场上的保健品具有合法性和安全性。 那么,我们来解读一下保健食品 一、什么是保健食品 来源于网络的释义: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顾名思义,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但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可以标示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的标签不得标示保健功能。 保健食品审批程序比食品更为严格,需要经过卫生学、稳定性、功效成份等的检测,以及管理部门相关专家的评审,最后获得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但可以声称保健功能,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长期使用。 二、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 在药品、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行为简称非法添加行为,系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或允许,在药品、保健食品中人为故意添加具有一定功能的化学药物成分,以达到追求产品特定功效或改变产品质量特征的目的的行为。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
如何选购保健食品,小编为您支招: 购买注意事项 一、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种类,不能代替药品,不能宣传疾病治疗、预防作用。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切勿听信将保健食品比成灵丹妙药的虚假夸大宣传。 二、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要坚持正常饮食。 三、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索要正规的销售凭据,切忌通过非法的传销和会议销售等途径购买保健食品。 四、选购保健食品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依据其功能有针对性的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使用。相关产品信息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 五、选购保健食品要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网站查询。 六、遇有虚假宣传产品疾病治疗、预防功能的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可拨打12331电话投诉举报。 如果怀疑所购买保健食品时,如何进行网上查询? 查询方法如下:记下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在下列网站上查询是否存在,对应信息是否准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http://www.cfda.gov.cn 卫生部:http://www.moh.gov.cn 除了以上的方法,我们还有更加靠谱的技术验证,那就是我们易瑞生物的高科技产品。易瑞生物作为快速检测技术领域的佼佼者,对保健品的快检定制了个性化的产品,特别在药品、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的检测方面,并且研发生产了全国保健食品全球领先的快速检测产品,可以为您提供保健食品的检测、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