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 根治保健食品乱象需全社会共治
详细内容

根治保健食品乱象需全社会共治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然而,部分企业因为违法添加、虚假宣传等问题对行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业内专家认为,保健食品监管已进入“宽于药,严于食”的阶段,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应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保健食品行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批准16000余个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达25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600万人,产值约4000亿元,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3.6%。

  然而,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制假售假、假冒文号、非法添加、夸大功效等问题,保健食品行业乱象一直广受社会诟病,成为了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且严重危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身心健康。

  为了维护公众健康权益,促进行业的规范运行与良性发展,国家及相关部门在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方面一直都在发力,譬如食品安全法、广告法的修订实施,《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的发布,对于保健食品的管理进一步完善,惩戒措施也极为严厉。尽管如此,还有很多商家依旧我行我素,置法律法规于不顾。可以说,净化保健食品市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已是迫在眉睫之事。

  笔者认为,根治保健食品乱象亟须全社会共治。首先,必须祭出法律的利器,让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落实到位。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前不久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联合发布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方案》要求,对违反法规、虚假宣传的保健品营销机构,必须依法立案查处,对典型案例更不妨顶格处罚,提高其违法违规的成本。

  其次,对不法商家的非法营销手段,要通过进一步完善食药监管、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增加巡查频次和密度,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对于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改变单一管理模式,严防管理漏洞;此外,《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注册与备案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这一规定必须严格执行。

  最后,尽快出台明确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既要提高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准入标准,又要有明确的“退出”机制及严格的处罚制度。同时,还应做好保健食品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提高消费者识假、辨假、拒假能力和科学保健、科学治疗意识,从消费终端倒逼假冒伪劣保健食品退出市场。


seo seo